
TOTO, 1996

TOTO, 1996
《篠原一男》(Kazuo Shinohara)為日本建築師篠原一男(Kazuo Shinohara, 1925~2006)逝世前最後一本親自參與編著的作品總集,收錄了從私人住宅到博物館等各種尺度、建成與未建成等共55件建築作品,卷頭所展示1:1等比例復刻的多頁建築手繪稿則展示了其鮮少曝光的思考軌跡。書中以篠原所定義的四個「樣式」作為其建築師生涯對於日本傳統建築、複雜的現代都市乃至於機械、幾何空間等主題探索的分類依據,並透過建築圖紙和完工後的攝影紀錄揭示了其內在思維與外在環境之間的辯證、衝突與調和。
與眾多已刊行的篠原一男建築作品集相比,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卷頭收錄了採用1:1等比例復刻 的多頁建築手繪稿,並搭配由時任芝浦工業大學教授的建築史學家三宅理一(Miyake Riichi)所撰寫的文字,解析篠原一男如何將圖像作為文本,闡釋其從結構出發的建築思維—特別是由70年代之後篠原所繪製的各類空間剖面草圖,可以一瞥建築師沿著重力傳遞的方向所勾勒的筆觸。及至1974年篠原的非洲之行、1984年擔任耶魯大學的客座教授,或是受邀參與由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 1944~)擔任總策劃的法國里爾都會區計畫(Euralille)等事件,逐步開展的世界觀促使篠原的建築在不同「樣式」之間產生了關鍵的變化。然而,透過篠原一男的手繪圖,其空間中根基於幾何與力學 不變的主題得以凸顯,揭露了創作者內在的原點,同時搭配書中明晰的建築圖面與充滿張力的跨頁攝影,讓讀者得以較為全面的視角接觸、收藏篠原一男影響當代建築設計思考極為深遠的作品。
本書於1996年由東京TOTO出版社所發行,目前已絕版,亦可稱是篠原一男生涯工作的總結。在最末幾頁,其以「邁向第五樣式」一文作為回顧與展望,曾經作為數學家的篠原,以數學公式的推導 比喻其建築樣式的發展,面對當今瞬息萬變的社會、文化環境,提供一種以建築師個人嚴格的設計邏輯所建構起的空間回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