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drisio Academy Press / Silvana Editoriale, 2018 / Hardcover

Mendrisio Academy Press / Silvana Editoriale, 2018 / Hardcover
“Venice is architecture of joy. I like a place as a whole where each building contributes to the other. An architect building in Venice must think in terms of sympathy: working on my project I was constantly thinking as if I was asking each building I love so much in Venice, whether they would accept me in their company.”- Louis Kahn
「威尼斯是愉悅的建築。我喜愛這座宛如一體的城市,每一幢房屋都相互襯托。在威尼斯,建築師必須從同理心的角度出發建造,因此當我在進行我的設計時,總是不斷想像自己正在詢問這座城市每一棟我所熱愛的建築:你們願意讓我加入嗎?—— 路易斯.康
《路易斯.康與威尼斯:會議宮與雙年展建築項目》(Louis Kahn and Venice: The Project for the Palazzo dei Congressi and the Biennale Building)搭配2018年於瑞士門德里西奧建築學院(USI)所舉辦的同名展覽而出版,彙集了來自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檔案館、威尼斯奎利尼.斯坦帕里亞基金會(Fondazione Querini Stampalia)以及加拿大建築中心(CCA)等機構從未發表過的建築圖紙、手稿和文獻檔案,帶領讀者一探1968至72年間,康受邀拜訪這座潟湖都市的行跡,以及揉合了威尼斯深厚建築傳統與對未來的企盼,由其投入大量心力設計的城市新貌。
路易斯.康(Louis I. Kahn 1901-1974)可以說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師之一,這位愛沙尼亞裔的美籍建築師在美國東岸、加州拉霍亞和孟加拉達卡等地都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作品。《路易斯.康與威尼斯:會議宮與雙年展建築項目》聚焦於建築師和這座傳奇性的歷史名城之間的故事。從1928年康第一次造訪歐洲開始,回溯了其受邀參與雙年展、設計會議宮、參與威尼斯的展覽與公開講座的紀錄,以及與義大利名建築師卡羅.斯卡帕(Carlo Scarpa)之間的友誼。
書中彙集了來自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檔案館、威尼斯奎利尼.斯坦帕里亞基金會(Fondazione Querini Stampalia)以及加拿大建築中心(CCA)等機構從未發表過的建築圖紙、手稿和文獻檔案,帶領讀者一探1968至72年間,康受邀拜訪這座潟湖都市的行跡,以及揉合了威尼斯深厚建築傳統與對未來的企盼,由其投入大量心力設計的城市新貌。儘管如同過去諸多曾在威尼斯提出創新建築提案的帕拉迪歐、柯比意以及萊特等巨匠一般,受限於政治、經濟等因素,康所設計的國會大廈並沒有真正建造出來,但其如同巨大吊橋一般的提案手稿依然令人神往不已,更是當代建築史上無法磨滅的一頁。
本書搭配2018年10月於瑞士門德里西奧建築學院(USI)新落成的「建築劇場」(Teatro dell’archittura)所舉辦的同名開幕展覽而出版。有趣的是,「建築劇場」的設計者同時也是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的瑪利歐.波塔(Mario Botta)正是60年代末期康造訪威尼斯時擔當助手的一員,時值大學生的他於書中也撰文回憶了當時偕同康走訪威尼斯各地的軼事。對於渴望深度探索路易斯.康建築設計的魅力、或是單純喜愛威尼斯城市建築的讀者,本書都可謂是相當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