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ri Sala 藝術家
葉曉甄 文心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
文心藝所 (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80巷10弄6號1樓)
免費,需事先報名
無限制
文心藝術基金會曾在2022年的尾聲,於文心藝所舉辦藝術家安利.沙拉 AS YOU GO個展,個展以沈浸式的錄像體驗,展出由基金會收藏的作品《AS YOU GO》,此作品包含了《Ravel, Ravel》、《Take Over》和《If and only if》 三部錄像,基於音樂和影像的流動,整個展覽像是一個大型動態雕塑,呈現如同「遊行」般的觀展感受。除了影像之外,安利.沙拉也透過不同的媒介,例如裝置、繪畫、印刷,或近期的濕壁畫作品,討論關於身份、歷史、記憶,以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關係。
在當時的展覽開幕上,文心藝術基金會曾邀請藝術家進行線上對談,分享了許多關於展覽與作品的想法。而在這次10/4的講座中,非常榮幸能邀請到安利.沙拉本人來到現場,和基金會執行長葉曉甄聊聊她收藏的作品,希望可以透過此次難得的講座機會,以更不一樣的角度了解安利.沙拉的創作。
講座的開始,執行長葉曉甄從她本身的收藏,同時也是Anri近期創作的Fresco painting系列聊起。Anri分享濕壁畫是他就讀大學時期所接觸到的特殊技法,這種創作方式像是一座橋梁,連結了繪畫與時間性,跳脫繪畫的框架;他也從繪畫延伸,提及阿爾巴尼亞從過去到現在,藝術的發展與政治影響。
Anri在講座中播放了許多從早期到近期的錄像作品,包含在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校就讀時所創作的《Intervista》。此作品的出現,是從1997年Anri幫父母搬家到新公寓時,發現的一部16毫米的黑白新聞片開始,講述當時共產政權之下,Anri母親擔任阿爾巴尼亞勞動青年聯盟領導人而接受採訪,與剪輯歷史片段之間的微妙關係。
執行長葉曉甄第一次看到Anri的作品,是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期間,在海關美術館展出的《1395 Days without Red》,這件作品是基於塞拉耶佛圍城戰役所拍攝,將過去和現在的時間間隙同時呈現於影像。從《1395 Days without Red》女人跨越路口的畫面,延伸談到《If and Only If》蝸牛的爬行,執行長葉曉甄也在因緣際會下,收藏了藝術家將《Take Over》、《If and Only If》、和《Ravel Ravel》三部重要作品,匯聚成的《AS YOU GO》,並於2022年展出於文心藝所。講座的尾聲,Anri也透過《Ravel Ravel》、《Unravel》和《Time No Longer》這幾件作品,說道「間隙」之於他作品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