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心藝所 WINSING ART PLACE
「當我創作時,我喜歡把自己想成在空間中畫一幅畫。我的意思不是圖像代表的意義或重新創造些甚麼,而是關於我的想法、我的聲音和我想告訴這個世界的故事。我在想如何將這些悄悄地匯聚在一起並在一個地方創造一個場景。」——— 康瑞璟
Painting「繪畫」,一般認知的繪畫是從史前時代的壁畫到油畫、水彩畫及水墨畫等等,這些模式都是使用各式顏料繪製在平面媒材上。來自韓國的藝術家康瑞璟,跳脫了既定繪畫的模式,將繪畫擴展為織物、雕塑、裝置、錄像、編舞甚至到一個展場空間。康表示:「所有的作品看起來都像裝置,我喜歡說它是一幅畫。繪畫更重要的是如何思考,如何製作,以及如何在繪畫的空間中傾訴你的聲音。所以我想知道如何將空間內的材料作為一組畫作分層。」,康擅長以研究導向來創作,探究空間與個人社會地位之間的關係,試圖創造一個從韓國傳統繪畫為底蘊,介於抽象、有機與幾何的視覺語言。
本次展出康代表性的幾個系列,分別為《Jeong》、《Mat》、《Rove and Round》以及《Note》。傳統歷史語彙在康的作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系統化的方式將作品和空間組織起來,《Jeong》系列以「井(Jeong)」為單位,取字於朝鮮世宗大帝創建的「井間譜」,由小方格組成的網格狀樂譜,每一格即代表一拍,每個音符會佔據一格小方框。《Jeong》系列作品由畫框排列組成,無畫的框架互相堆疊,以水平或垂直的方向構築在空間中,康將井間譜的網格概念作為空間和現代社會的隱喻,每個框架代表作品與作品之間的界線、空間的劃分和干預,以及社會中人們的位置。
井間譜會被使用在傳統舞蹈上,例如春鶯舞,表演者會站立在尺寸有限的花紋蓆上,用手、腳和身體緩慢地延伸以拓展自己所處的空間。康藉此比喻每一個人在社會中得到的最小空間內,努力擴大有限的領域,也代表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Mat》系列中,康受韓國傳統工藝花紋蓆啟發,與當地工匠合作製作,將花紋蓆以不同的姿態展現,由這次展出的作品可見,經過染色、編織的花紋蓆若隱若現地隱藏在背後,亦或是被捲起置於堆疊的框架結構中。
除了歷史元素外,身體和心靈的記憶也時常貫穿在康的作品結構與外觀。《Rove and Round》意為「繞著圓圈走」,描述一個人持續在有限的範圍內移動沒有跨出邊界,這個系列以三個元素組成:臉、腹部、蓆子,作品的外型曲線是藝術家測量自己的身體所創作,支柱結構如同支撐起身體的一部分,像是行走輔助器的握把,其中蓆子則是喚起身體領地的意識。
康曾說:「我將自己視為一位中介者,把不同材料組合在一起以達到和諧,成為個體。」,近期的創作的《Note》系列,匯聚不同特質的材料在「網格」空間中,作為敘事思想的片段,以懸掛的方式呈現,從平面的畫布轉化為網格、粗繩及染色的莞草等立體物件構成的多層次組合,如同「繪畫」的延展,這些組件就像顏料,流露康想傳達的故事,康把「繪畫」以多種方式介入空間達到平衡與和諧的狀態。
對康而言,家庭的記憶是她作品的起點,康將自己對祖父的模糊想像描繪在《Young-Chae》這件作品,復古的木製框架結合現代印刷技術,彷彿連結了過去與現在。祖父在她出生前很早就離世,康對他唯一的了解就是透過小時候每天彈奏的鋼琴上放的照片,她曾向父親詢問關於祖父的事,父親告訴康,祖父的名字是「Young-Chae」,「Young-Chae」意思是「在鮮豔的色彩裡游泳」。祖父的臉龐是康作品的靈感來源,卻沒有在作品中呈現出來,而是展示照片已磨損的另一面,照片背後的手寫文字標註了當初拍攝的時間和地點。康認為個人、家庭的記憶也是每一個人的開始,她試圖以祖父過去的一張肖像思考每個人的當下,甚至未來的面貌。
在康的展間中,空間就像是一首優美的樂譜,作品個體就像是一組舞動的音符,每個作品的位置都經過精心安排,在傳統歷史、文化、身體以及個人記憶的渲染下,康使用線條、顏色和紋理的圖形詞彙,將傳統與當代社會聯繫起來,材質各異的元素在方框內交織,形構出對於生活的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