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汀實驗室 SteamLab
陳亞馨 Cyndi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所
文心藝所 (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80巷10弄6號1樓)
$750 (含課程材料費及一位書店入場費)
建議國小低年級 (7歲至10歲)
方形框代表的是甚麼呢?
它會是畫框嗎? 一種建築空間? 還是一種獨特的樂譜?
韓國藝術家Suki又是如何運用方形框創作?
由文心藝術基金會策劃舉辦的【藝所共讀探索】計畫,將以親子共讀展開一系列的探索課程,帶領孩子漫遊在當代藝術的世界!本次的工作坊會以«Square See Triangle»這本書,引導孩子跟著書中的貓咪Chami用柔軟的毛線、布料及色彩繽紛的媒材創造自己獨特的樂譜,藉著對結構、顏色、材質和音樂的遊戲體驗認識Suki的作品!
“You can’t become a cat just by meowing. You have to have a tail.”
“Where can I get a tail?”
“You can buy one at the department store.”
於文心藝所工坊舉辦的「樂譜遊戲:兒童造井(景)工作坊」,以展覽書籍«Square See Triangle»為藍本,搭配藝術創作和聲音科技互動的課程,帶領小朋友認識韓國藝術家Suki Seokyeong Kang。
工作坊與史汀實驗室合作,從繪本中的貓咪Chami、小女孩Saemi和Bomi在貓咪百貨公司發生的有趣故事出發,老師開場先帶領孩子製作了「成為貓咪的四種條件」書籤,再延伸至藝術家Suki作品重要的靈感來源 - 韓國傳統樂譜「井間譜」,讓孩子發揮想像力在備好的方框板上黏貼不同顏色、形狀和觸感的材料,製作自己獨一無二的「貓咪百貨」!最後小朋友拿著自己的創作站在感測器前讓作品彈奏出音樂,大家的貓咪百貨都編織出了與眾不同的樂曲,使原本的方框變得精彩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