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德政 作家、紀錄片導演
文心藝所 (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80巷10弄6號1樓)
$350 (含書店入場費、飲品一杯)
無限制
I’ll be your mirror
Reflect what you are, in case you don’t know
I’ll be the wind the rain and the sunset
The light on your door to show that you’re home…
— I’ll Be Your Mirror, The Velvet Underground
受紐約1970至1980年代社會背景影響,美國當代攝影師南.戈丁的作品捕捉在新浪潮、嬉皮、龐克和同志文化下生活的人們,在一系列攝影中,戈丁拍攝她身旁的朋友,還有城市真實的樣貌,從酒吧、變裝皇后、同性和異性情侶的關係,以及她私底下的生活。在多元文化發展的七零、八零年代,音樂和文化運動的走向隨之演變,搖滾樂團更是作為反文化運動的媒介,身處那個年代的戈丁,作品也受到當時文化元素影響,在許多幻燈片作品中,她經常會使用當時的流行歌曲作為配樂。《I'll be Your Mirror》是收錄在紐約地下絲絨樂團專輯的一首歌,也是作為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攝影系列配樂的其中一個例子。
文心藝術基金會很榮幸邀請到曾旅居紐約的作家陳德政,講座將從1970到1980年代的文化,來聊聊與南.戈丁作品之間的連結,在自由意識盛行的年代,年輕人普遍對社會不滿,開始為自己的權益抗爭,此時許多文化運動和音樂跟著孕育而生,像是地下絲絨樂團、佩蒂史密斯、Sonic Youth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樂團都和當時的社會、政治有關,陳德政老師將帶大家回到當時的紐約,看看戈丁作品底下,真實、毫無修飾的世界。
「薩克勒家族事件讓Nan Goldin晉升為真正偉大的藝術家,她曾經只想要一個voice,但後來她用藝術去介入社會、改變社會,讓世界真的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 陳德政
從影響南.戈丁的音樂、電影、攝影作品,作家暨紀錄片導演陳德政老師於本場講座和大家聊聊她鏡頭下的世界觀,以及她如何成為一名攝影師。陳德政老師提到南.戈丁的童年、與家人的關係,姐姐的去世也變成戈丁創作的啟蒙,更是她正視自身身份認同的因素之一。
南.戈丁的成長受1970至1980年代的時空背景影響,陳德政老師提及許多當時的樂團和電影,以及文化運動。以拍攝六零年代倫敦次文化的電影《春光乍現》作為起頭,呼應紐約地下次文化的風潮;聊到安迪.沃荷在他的Silver Factory工作室拍攝《Screen Tests》,談此次文心藝所展出的作品《Sirens》裡的電影片段;除了傳奇樂團地下絲絨樂團,老師也分享了曾經造訪紐約CBGB(Country, Bluegrass, Blues)酒吧的經驗。從南.戈丁的照片中,大家也從講座欣賞到幾位間接傳承戈丁精神的攝影師:擅長拍攝歐美次文化的泰瑞.李察遜、捕捉紐約年輕人並擁有鮮明視覺的瑞安.麥克金利等。在講座尾聲,老師提到曾在文心藝所開幕活動所播放的《所有的美麗與血淚》紀錄片,總結南.戈丁精彩的人生閱歷。
「很多人來看我們這次的收藏會跟她既定的印象不太一樣,沒有那麼多衝突的畫面,這些收藏其實和我自己本身的成長是有一點關聯的,所以我收藏這樣的東西。」,文心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葉曉甄此次也全程參與講座,與大家分享南.戈丁作品帶給她的感動和收藏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