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劼滕 藝術家
邱明成 臺北市立蘭雅國民中學 老師
翁千雅 臺北市立蘭雅國民中學 老師
劉惠芳 臺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 助理教授
王大閎書軒(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53號)
$150(於報到時付款,現場提供飲品與小點)
2023年,陽明山藝術季首次展開,結合文化大學與周邊社區及美眷歷史場址,透過藝術介入賦予看待陽明山文化歷史、生態環境的多元視角;2024年,陽明山藝術季期待導入更多人與環境關係的思考,串聯已有二十多年積累的天母水道祭,結合草山文史聯盟對中、小學生的水資源教育以及文化保存倡議,將天母水道祭精神擴散到大學與社會端,深化人與環境如何共存共好之議題,展開從小學到大學、在地社區、地方團體與外部遊客的對話,讓層層對話——藝術創作內涵的社會溝通、藝術作品承載的社會共識、觀看藝術作品激發的多元觀點、與藝術裝置互動過程的反思——堆疊出社會參與陽明山場域營造的軌跡,逐步交織出陽明山地區的共榮面貌。
2024年藝術季策劃三座大型地景裝置藝術,分別位於三角埔發電所、磺溪溪畔、北市大體育館前。前期歷經設計發想,並由藝術季策展方、藝術家、公部門管理機關來回協調與溝通,接著學生們加入共創與實作,形成最後的地景藝術裝置。講座邀請到藝術家李劼滕、臺北市立蘭雅國民中學老師邱明成、翁千雅與談,以及臺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助理教授劉惠芳擔任主持。討論藝術季作為「社會溝通」平台,在策展與創作的過程中,彼此的觀點是如何交織,找出共同的設計語彙,將環境議題融入藝術創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