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胤勤 書籍藝術研究者/策展人
文心藝所(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80巷10弄6號)
$500(含書店入場費與手沖咖啡一杯)
「藝所沙龍」 邀請 PAPER MATTER 創辦人 — 蔡胤勤 擔任年度選書人,亦就文心藝所藏書,合作「Artists’ Books Series」講座。本系列講座旨在以探討空間性(spatiality)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作品之個體藝術家深論為座標,討論對象橫跨六七〇年代的先驅,乃至當下仍以出版作為藝術實踐的藝術家,以被視為媒介/媒體的藝術家書籍作品實體翻閱與內容研討,剖析書籍結構及其生成邏輯,如何作為創作計劃的互補抑或節點;易言之,藝術家為什麼做書?其觀念又是如何流淌在其中,遂成為藝術理論家/策展人 Lucy Lippard 所謂的邁向公眾之最佳媒材。
“ I compare my work to architecture. I don't build Villas, I build Social Housing. ” — Irma Boom.
當今書籍設計的面貌,一定程度因為荷蘭書籍設計師伊瑪.布(Irma Boom, 1960- )的創造性實踐及其自主性的作者姿態,使得書籍不僅是一個媒體,更被視為一種邁向公眾的創作媒介,進而被擴延至藝術領域被廣泛討論。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乃至馬德里的藝術家書籍重要機構 Ivorypress 皆將其納為藝術作品來收藏和研究,其書籍設計的理念經常被視為藝術家書籍的分支來討論,此次沙龍講座的宗旨便從這個脈絡引入,剖析伊瑪.布在書籍設計與藝術實踐間的感官知覺,如何透過編輯、編排與裝幀的技術進行觀念的調度。
伊瑪.布自 1991 年開創工作室以來 300 多本書籍設計相繼問世,其作品不僅在視覺上具備荷蘭風格派(De Stijl)的抽象、幾何和三原色的基礎,在出版作為藝術實踐上更承接二十世紀初前衛派(Avant-garde)的設計手法與出版策略,講座內容除了爬梳上述藝術史與經典作品的交互影響,後半段也以「自主創作」、「跨域合作」和「圖錄編撰」三個類型來討論伊瑪.布數十本的書籍出版,深度認識三度獲選世界最美的書籍設計金獎,並在 2001 年獲選德國書籍設計終身成就獎「古登堡獎」(Gutenberg Prize)的「書籍設計女王」(Queen of books)。
伊瑪.布屢屢在其作品上挑戰紙本書設計的極致,如:織品設計師 Sheila Hicks 的作品集《Sheila Hicks: Weaving as Metaphor》,一反織品設計師色彩繽紛的作品,整本書的外觀素雅,沒有書名的封面及書頁,以特殊的印刷與裁切方式呼應書裡的織品藝術作品。希望透過神秘、隱喻的外觀吸引織品設計圈以外的讀者。而在荷蘭設計師雙人組 Viktor & Rolf 的作品集《Viktor&Rolf Cover Cover》中,在內頁她透過負片影像與不同厚薄的紙材來凸顯每件服裝上的布料質感,裝幀上由多重摺頁組成,最後再用一桃紅色的醋酸纖維作為書皮包裹整本大部頭書籍。伊瑪.布以這件無論是外觀或是閱讀方式都相當特殊的設計,為 Viktor & Rolf 前衛的作品進行了梳理。
除了上述書籍,講座中亦將呈現精選的數本書籍作品:伊瑪.布與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是多年好友兼合作夥伴,同樣出生於荷蘭的他們,初識於90年代,當時伊瑪.布與庫哈斯各自剛完成一本書籍——分別是《SHV Think Book 1996-1896》(1996)與《S,M,L,XL》(1995)。幾乎同時推出大部頭書籍、想法相仿及對於設計的共同興趣,兩人長期合作至今推出了不少作品。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書籍為2011年的《Project Japan: Metabolism Talks》,內容為庫哈斯與策展人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Hans-Ulrich Obrist)對日本代謝派建築運動的歷史所做的論述、訪談和影像資料彙整。2019年出版的《Elements of Architecture》則可視為兩人合作之下、建築與書籍結合的最佳呈現。這本多達2,528頁的厚重書本,源自於2014年庫哈斯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所策劃的同名展覽。透過以天花板、走廊、門扇等15件建築元素為主題的展間,帶領觀眾體驗建築。展覽現場中伊瑪.布也透過設計來回應:將元素轉化成15本小冊子套書,觀眾可以在參觀的同時閱讀其中的論述。手冊即是展場,展場就是這些手冊。展覽落幕5年後集結出版的《Elements》,除了原本的內容外另新增了由庫哈斯與伊瑪.布合著的簡介,將整本書形塑成一本更完整的「建築百科全書」。
建築師透過製作模型來掌握空間感,而將自身作品比喻為建築的書籍設計師伊瑪.布也運用樣書模型來幫助設計的發想。每一件委託,她都會手工製作極小開本的書籍模型 (book models)作為創作過程中很重要的輔助工具。對她來說如同設計一棟建築一般,「尺度」在書籍的設計上也很重要:尺寸、重量、甚至是氣味皆需要經過謹慎的考量。而這些書籍模型的存在則可以幫助她以一種不那麼直接的方式、全面地檢視圖文之間在頁面上分佈的關係。後來,她更以這個小開本的形式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圖錄《Irma Boom: Book Manifest》。這本書口三面刷色、厚實的亮紅色小書,內容包含了伊瑪.布歷年所有的精選作品,封面則印有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為她所設計的標識。小巧的外觀與全面的內容,使《Irma Boom: Book Manifest》成了收藏伊瑪.布作品最平易近人的形式。然而唯有親自翻閱她所設計的書籍,才更能體會這位當代重要書籍創作者對每一本書的用心與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