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依秋 朋丁書店 共同創辦人
文心藝所 (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80巷10弄6號1樓)
$350 (含書店入場費、飲品一杯)
無限制
“I don’t like going very far from my home with the purpose of making a work of art. I hate the exotic in this sense. I want my art to be close to me and I want to be close to what surrounds me.”- Gabriel Orozco
「我不喜歡為了所謂創作而離家太遠。我討厭這種方式帶來的異國情調。我希望我的藝術能夠靠近我,我也希望能親近我周圍的一切。 」墨西哥藝術家加布里埃爾.奧羅斯科曾說道,自己沒有一個永久、固定的工作室,讓作品面對街道、面對現實,以及當下所發生的事,是他發展藝術的方式。奧羅斯科經常旅行,游牧的生活深深影響著他的創作,無論是現成物、攝影、繪畫、雕塑及裝置,他的作品蘊含童年,以及日常生活的影子。奧羅斯科擅長以新的方式看待熟悉的事物,創造具有洞察力的作品,探討人與物體、空間的關係。
本次文心藝術基金會將在奧羅斯科個展的首場專家講座,邀請朋丁書店共同創辦人陳依秋,擔任主講人。陳依秋將聚焦奧羅斯科的早期作品,包括攝影、現成物等,延伸至藝術家所創作的大型雕塑或裝置,聊聊作品中的日常與普通性,以及其創作哲思,試圖拆解創作者意圖,與作品中平凡卻迷人之處。陳依秋也將與大家分享2011年奧羅斯科於倫敦泰德美術館舉辦的大型回顧展,從具詩意和哲學性的作品,到展場空間,思考作品本身與觀者的關係。
「對Orozco來說,媒介不是訊息,媒介比較像是行動本身,做這些事情他們追求的是從作品當中解脫,然後透過那個解脫,可以深化他們作品內容的含義。」- 陳依秋
談到「哲思」,朋丁書店主理人陳依秋試著用冥想的經驗,來談Orozco的創作,並以《Gabriel Orozco: Written Matter》這本書作為講座的鋪陳,此書透過大量書寫進行藝術家對自己的探問及內在的梳理,並以這樣梳理的方式,將作品純粹化、簡單化。
Orozco的創作範圍橫跨了雕塑、裝置、繪畫,以及攝影,依秋以《Cats and Watermelons》和《Five Problems》兩張攝影作品作為講座開場,談他早期的實踐,和攝影中的雕塑感。依秋從書中分享許多藝術家在創作過程有趣的事情,並從攝影延伸至雕塑,例如,因為Orozco從小是賽車迷的緣故,他想像著路上車子被切成一半的畫面,而創造了代表性雕塑《La DS》;《Yielding Stone》是他連續三、四個月帶著一塊黏土,所到之處滾動的印記;以及對於第一次在商業畫廊展出的《Yogurt Caps》,Orozco曾這麼說過:「我想讓那些等待驚喜的人失望。當你做出決定時,有人會感到失望,因為他們認為他們了解你。只有這樣,詩意才會發生。」,這件作品在當時展間製造出強烈的衝擊感;依秋也提到在作品《Black Kites》中,骷髏頭作為容器承載心靈的樣貌。
講座更從早期雕塑的圓形、運動概念,聊到關於遊戲,提到橢圓撞球桌和乒乓球作品,以及圓形運動演變的創作,透過制定規則的方法,依序地形成一種系統,讓平面繪畫變得似乎可以旋轉,不斷地延伸。講座的尾聲,依秋分享了Orozco的幾則筆記,回應最初的攝影動機,亦或創作概念:「我覺得他雖然不是一位攝影師,但是他用一個很純粹的方式去思考攝影的意義。」,依秋接續著說:「Orozco寫的文字就像詩,但是又好像沒有什麼規則道理一樣,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藝術是動詞』這一件事情。」,Orozco嘗試打開自己,與每一件事情保持親密的關係,相信圍繞在身邊周圍的東西,去討論與世界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