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慶岳 建築師、小說家
葉偉立 藝術家
文心藝所 (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80巷10弄6號1樓)
$350 (含書店入場費、飲品一杯)
無限制
「你如何繼續相信自己? 你如何向世界證明你確實經歷過這些,並且確實聽過這些? 所以,這就是我拍照的原因。」,對美國當代攝影師南.戈丁而言,攝影不僅是一種創作媒介,更是讓她能夠追憶及自我療傷的途徑,以及向世界傳達聲音的方式。14歲面對家人離世的傷痛而離家,戈丁開始了她反抗體制的生活,1968年在學校老師的引導下第一次接觸相機,從此開啟她的攝影之路,她的攝影風格與當時主流的攝影不同,作品毫無掩飾地記錄1970-1980年代紐約的風貌,探索處在多變、稍縱即逝環境裡的人們,揭開在那個年代鮮少人知的私密生活。
文心藝術基金會很榮幸邀請到建築師暨小說家阮慶岳,與藝術家葉偉立進行對談,本場講座將透過兩位講者專業的視角,從當代藝術的脈絡和發展,和南.戈丁攝影所要傳達的時空訊息,綜觀地聊聊戈丁的創作,以及在當時混沌、不安定的時代,戈丁如何以攝影的方式,把人們生活的慾望捕捉下來? 阮慶岳老師和藝術家葉偉立也將在講座中,與觀眾分享在九零年代與戈丁作品相遇的契機和感受。
Nan Goldin創作生涯中最著名的系列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cy,捕捉了1970至1980年代紐約地下次文化的生活,阮慶岳老師在八零年代中後,偶然看到此系列作品的攝影集,而開始關注這位藝術家。從七零、八零年代的時代轉變,像是能源危機、各種文化運動到愛滋病的出現,阮老師談Nan Goldin於時代中的角色和作品的影響,也從寫作的角度去看她的作品:「她的拍攝裡頭,用一種介於第一人稱跟第二人稱,第一人稱就是她好像寫日記一樣,記錄她跟Brian的感情過程; 同時也記錄她身邊來往的朋友,像第二人稱,像跟她的朋友對話一樣,他們很信任她,不是一個客觀的第三人稱記錄,而是直接像肖像一樣一對一,這種記錄方法,介於第一、第二人稱,我覺得是很有趣的,因為那顛覆了我們原來最早攝影在一開始被作為一個客觀的記錄器,當代藝術家打破了這客觀性,她讓她的主觀介入到這個,這就是這個藝術家自己的現身說法,就是她的日記。」。
講座中阮老師提及幾位女性攝影師,像是業餘攝影師Vivian Maier的街拍風格、善於挑戰禁忌,拍攝邊緣個體的Diane Arbus、充滿爭議並以超越大眾對孩童認知,拍攝自己孩子的Sally Mann,以及將自己作為主角,拍攝如戲劇般場景和服裝的Cindy Sherman,透過這幾位攝影師的視角,回頭談Nan Goldin的攝影紀實。葉偉立老師從這幾位攝影師作為reference,分享攝影作為工具所傳達的情感、親密感,也提到擅於拍攝邊緣青少年群體的Larry Clark與Nan Goldin之間所談論的共通議題。「重新在閱讀她的作品的時候,反而是發現好多好奇妙的事情,特別是跟我們當下生活的攝影數位性轉化,跟資訊現代人的使用,她的創作在科技上的發展,各式各樣的演變,造成了我們對她的影像有完全不一樣的閱讀方式。」,葉偉立老師也分享了在現今手機數位化的時代,我們其實在持續傳達很類似的影像,每個人都想要分享最完美、最親密的時刻,那可以真的證明我們的存在,就如同Nan Goldin所要證明存在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