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饒加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 專任講師
文心藝所 (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80巷10弄6號1樓)
$350 (含書店入場費)
無限制
在本次文心藝術基金會策畫的羅尼.霍恩個展中,於文心藝所展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雕塑及攝影,其中包含文心收藏的玻璃和柱型雕塑。羅尼.霍恩(Roni Horn)自1975年開始定期造訪冰島,在島上對自然、生活的經歷成為她創作的靈感來源之一,霍恩藉由作品探究如水般流動的身份議題,透過視覺、語言文獻和雙重性的呈現手法,引導觀眾與作品之間的詩意對話。
基金會很榮幸在此次的專家講座,邀請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專任講師饒加恩擔任主講人。從馬塞爾.杜象(Marcel Duchamp)談起,羅尼.霍恩曾在The Art Newspaper廣播中提及:「我認為在杜象的作品概念框架中,處理的是意義深遠的體驗方式,其中也包含分析和邏輯層面...我也欣賞他所詮釋的雌雄同體和他在性別上的自由,以及所有關於這一切的事物。」,杜象的作品和寫作影響霍恩對於雕塑的概念,以及雌雄同體(androgyny)和性別議題的描繪。自霍恩早期1970年代至近期的作品,講座將全面性地討論霍恩創作中的身份隱喻,作品簡潔的視覺語言,以及雕塑和攝影之間的細微變化:從顏色、紋理、光影、文字等符碼來探討其中的深層涵義。期待藉由此次講座,帶領觀眾感受霍恩作品的感性,同時更深入了解在這些材質、圖像框架以外所要討論的課題。
「杜象對Roni的影響,是怎麼讓一件作品的時間拉長到跟她生命是同等的。」- 饒加恩
羅尼.霍恩(Roni Horn)曾在The Art Newspaper廣播中提及:「我認為在杜象的作品概念框架中,處理的是意義深遠的體驗方式,其中也包含分析和邏輯層面...我也欣賞他所詮釋的雌雄同體和他在性別上的自由,以及所有關於這一切的事物。」
北藝大美術系專任講師暨藝術家饒加恩,於本次講座從年輕時期影響霍恩的藝術家:馬塞爾.杜象(Marcel Duchamp)生長的時代背景、創作概念和發展,從外向內層層剖析霍恩作品的深層含義。加恩彙整出許多關於杜象的關鍵字:Infra mince(極細微)、Readymades(現成物)、The 4th dimension(第四度空間),杜象擅長在作品中處理模糊和差異的議題,而霍恩的創作也蘊含了類似的概念或原理。講座中提到許多杜象和霍恩作品之間的呼應關係,例如You Are the Weather攝影系列中表現的細微相同與差異性,以及作品投射出的情緒感受;Rings of Lispector (Agua Viva)系列與杜象1926年所作的動力雕塑Anémic cinéma之間的巧妙關係。加恩也提到,霍恩的作品談的更多是畫外的空間,不僅僅是視網膜看到的東西,觀眾應該要回到一個原始的狀態去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