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TALKS|都市地景系列講座- 野性與城市:邁向深綠都市主義的地景建築

2023-08-05
Sat
.
15:00
 -
17:00

導讀

蘇孟宗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 助理教授

主持

劉惠芳 臺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 助理教授

與談

陳宣誠 中原大學建築系 副教授
駱又誠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助理教授
于欣可 TU Delft 建築學院都市學 博士候選人

地點

文心藝所(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80巷10弄6號)

費用

免費入場,需事先報名(現場依書店收取入場費 $150,可折抵書籍與飲品折價)

活動內容

《普羅。大眾。決戰明日世界》系列講座延伸自文心藝所選書的深夜讀書會。由文心藝術基金會發起,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劉惠芳進行策劃,邀請數位建築專家學者就地景、都市、建築等領域提出一本自己喜歡的理論著作,進行導讀分享和對談。有別於過往純建築的論述,轉而以更多元的視角觀看都市、建築、與公共空間,針對書中諸如都市學(Urbanism)、共有性(Commonality)、公共性(Publicity)、未來城市(Future Cities)等概念與讀者交流討論。第一場由蘇孟宗老師帶來《野性與城市:邁向深綠都市主義的地景建築》(Wild and the Cit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 Lush Urbanism)的導讀。

《野性與城市:邁向深綠都市主義的地景建築》由義大利學者 Annalisa Metta 和 Maria Livia Olivetti 共同編輯。城市中的野性因為各種原因而顯現,有時是由於缺乏關注,有時則是刻意的。我們和後工業社會所謂的「自然」逐漸建立出一種互惠的關係。 未受干擾的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在當代歐洲城市中變得越來越普遍。 未經馴服的土地正在不斷擴大,裡面住著威脅我們的動物和昆蟲,以及干擾本地植物的入侵物種,而茂密的叢林占據了公園以及最時尚建築的屋頂和外牆。在這種情況下,荒野可以被設計師利用,進而回應不同的問題:再生廢棄地區、營造永續的基礎設施、振興有價值的公共空間、改善新聚落的生態足跡、提出新的實踐和社會儀式、因應氣候變遷、滿足人們的需求和居民「對自然的渴望」等等。

本書從批判的角度解讀「荒野」與「城市」當前關係的線索。 一方面從美感、健康、宜居的角度探索野生景觀對提高城市品質的積極價值,另一方面質疑荒野作為流行詞的風險,它會助長反城市立場或廉價的漂綠政策。 其目的是解釋城市荒野所引發的各種解讀,這些解讀繼續在城市與自然之間不穩定的關係中找到其區分元素。

Read more
Read less
Artist Biography

more events